第六版
实干笃行践初心 匠心履约显担当

杨震,38岁,中共党员,2008年7月入职济南城建集团,目前在城建九公司苏州胜浦大桥改建工程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参与了苏州中环、南通通扬运河大桥、盐城高架Q1标、工业北路高架、章丘赭山山体、苏州胜浦大桥改建等多个集团重点项目。时光匆匆,今年已是他扎根驻外工地的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间,他始终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凭借对工作的高度的责任感,他带领项目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为项目高效优质履约贡献力量。
驻外担当,攻坚克难
苏州胜浦大桥改建项目,是连接苏州市吴中区和工业园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不仅是集团树立品牌、拓展市场的重要依托,更是体量庞大、专业繁杂、对接众多的重难点工程。自项目启动以来,杨震便以高度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凝聚项目部全员力量,积极协调征地事宜,分阶段顺利取得征地手续与施工许可,确保了桥梁第一时间开工建设。面对高温、梅雨、台风等恶劣气候,他坚守一线,主动协调各方资源,提前谋划应对方案,有力确保各工程节点高质高效按时达成。
面对工期压缩的压力,在他的倡导下,项目部发起“大干七十天”攻坚行动,结合生产实际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与突击队,树立榜样力量,全面掀起大干热潮。在攻坚过程中,他引领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提前一月完成主线桥梁主体结构贯通,赢得业主赞誉,项目部也多次荣获建设单位流动红旗,彰显其卓越领导与团队协作成效。
创新引领,追求卓越
身为一名党员,杨震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善创新”的管理理念,在项目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员创新创效的带头人,他积极引领项目团队探索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他充分利用 BIM 技术对桥梁各结构物进行精准模拟,提前发现并及时更正设计错误,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资源浪费。
同时,他注重成本管控与绿色文明施工的有机结合,积极推广应用“灌无忧”和水能量膜覆盖养护墩柱混凝土等先进工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他深知科技创新是推动工程建设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积极鼓励项目全员参与创新活动,集思广益,组织编制了《提高防撞护栏外观质量合格率》等一系列 QC 成果。在他的努力下,项目团队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工程节点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严谨务实,精益求精
无论是在办公室内制定计划,还是在项目现场指挥施工、检查进度,杨震始终保持着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从项目内部会议的组织筹备,到每一个施工方案的反复推敲、敲定,再到施工现场的细致检查,他都一丝不苟地对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知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他总是反复强调、严格要求,亲自紧盯每一个环节的细节把控,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句安全月宣传主题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准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将每个月都当作安全生产月来对待,严格把控每一项施工工序的安全风险,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到施工材料的检查复核,再到施工场地的监督检查,他都亲力亲为,审慎笃行。他积极统筹协调人、材、机的供应,确保施工过程中资源充足、调配合理。同时,他主动加强与业主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商,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掀起项目建设的大干快上热潮。在面对关键工序和重大安全风险点时,他更是坚守岗位,亲自值班,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四、团队凝聚,人文关怀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杨震深刻理解团队合作的力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始终将团队建设视为推动项目发展的首要动力。他深知,只有打造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才能在面对复杂艰巨的工程任务时战无不胜。因此,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文体活动,培养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默契,有效增强了项目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整个团队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项目一线杨震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也因此错过了生活中的许多宝贵瞬间:孩子的生日,夫妻的结婚纪念日……这些家庭欢聚的美好时刻,他却因肩负项目重任而无法参与其中。电话中,他听到最多的话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爸爸,我好想你”,这些稀松平常的话语,无不透露出孩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尽管心中满是愧疚与不舍,但他深知作为项目负责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特别处在项目关键时期,他选择将这份思念化作推进项目建设的不竭动力。
作为奋斗在施工一线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杨震坚持以优质履约为目标,默默奉献、稳扎稳打,让每一个工程都经得起历史与良心的检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用责任践行初心,用忠诚和汗水诠释担当,奋力书写项目建设新篇章。
(城建九公司 史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