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城建|科技创新引领 数字赋能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2审核:政工部 来源:党群工作部
返回列表

       编者按:2025年,集团紧紧围绕济南市“项目提升年”安排部署,锚定各项工作目标,紧扣“出海、下乡、转型”发展思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全体建设者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提供强大驱动力,不断擦亮“城建铁军”品牌。

 

济南遥墙机场二期航站区市政高架桥工程创新技术手段助力项目提质增效

       济南遥墙机场二期航站区市政高架桥工程在钢箱梁施工中全面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对钢箱梁的结构细节、连接节点和块体划分等核心要素进行高精度还原,通过多角度校验,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施工难题,为钢箱梁加工生产提供准确数据支撑,实现加工与施工的有效衔接,确保预制构件与现场安装需求的高度匹配。

       在高架桥墩柱施工中,项目团队引入花瓶墩柱“旋转喷淋养护系统”,通过自动化养护系统切实提升结构工程实体质量。系统按预设参数启动旋转喷淋,当环境湿度不足时自动延长作业,达标后智能暂停,在保障养护均匀性的同时实现节能运行,实现环保与效率双提升。


济南遥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系列创新工具破解施工难题

       在济南遥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阶段)施工中,项目部聚焦施工痛点,精准引入电锤防尘器、电动穿线机、电动管道升降机等创新工具,以小革新解决大难题。在人防车库施工中,项目部创新引入“电锤防尘器”,有效解决传统打孔的粉尘难题,助力施工环境改善和作业人员健康保障。面对各种型号线缆长达7800余米的线管穿线任务,项目部引入“电动穿线机”,提供持续均匀牵引力,有效穿线距离能满足较长距离需求,解决了传统穿线方式的局限。在管材顶板作业安装中,项目部创新采用“电动管道升降机”,通过电动控制实现精准升降,减少人力消耗与操作误差,为大型建筑工程管道施工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汇友科技创新工作室研发3D打印再生料景观石技术开拓提质增效新赛道

       汇友科技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3D打印再生料景观石合成技术完成首件试样,并进入可批量生产阶段。该技术充分利用建筑固废,整合数据采集、AI建模、3D打印、硅胶翻模与再生料浇筑五大核心工艺,通过数字化生产流程重构传统景观石的设计制造逻辑,为城市绿地建设改造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景石选材受石材本身形状、大小影响的限制,适用于批量化生产,可大幅降低工程建设石材采购成本,标志着集团在绿色智能建造领域再度树立新标杆,为科技创新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案例。


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项目采用自融雪主动抑冰沥青路面保障道路冬季通行安全 

       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项目采用自融雪主动抑冰沥青路面施工。为使路面实现更强的融雪特性,技术人员在传统沥青混合料中添加了一种神奇的“白色细小粉末”——融雪抑冰剂。在冬季气温较低、空气湿度增大的条件下,抑冰剂作为一种主动型防冰技术,被迅速激活后,通过毛细管现象及行驶车辆的摩擦使路面中的抑冰材料向路表面不断析出,从而降低道路表面水的冰点,有效阻止路面结冰。这项技术不仅能显著改善冰雪天气下的行车条件,还能减少传统融雪除冰材料对环境和道路结构的腐蚀破坏,降低冬季路面管理与养护的成本,从而有效提升冬季雨雪天气的行车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济南高新东区科新路改造项目创新引入4G井盖异动报警变送器守护空间安全

       济南高新东区科新路改造项目引入4G井盖异动报警变送器,构建起有限空间作业的实时监管体系,解决传统人工巡查效率低下的难题,实现井盖状态异常的秒级响应与精准预警。这套智能系统构建了“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追溯”的全流程安全闭环:一方面,通过实时监控将硫化氢中毒、爆炸等有限空间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从源头规范作业流程;另一方面,所有报警记录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台账,为事故追责与安全管理提供客观依据。相较传统人工巡查,该技术将响应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监管效率稳步提升,实现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质变。

  联系客服
  400-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