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争朝夕 建功立业正当时——黄河大道工程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1-10-22审核:政工部 来源:政工部
返回列表

       编者按

       73年前,人民解放军经过八天八夜浴血奋战,正式解放济南,拉开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序幕。73年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肩负国家使命,承载历史担当,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一场新时代“济南战役”。集团作为起步区建设的具体承担者,继承和弘扬“爱党爱军、依靠人民、英勇顽强、敢于胜利”的济南战役精神,咬定目标,只争朝夕,担当实干,聚力攻坚,全力以赴加快黄河大道(一期)工程建设,为起步区全面起势铺筑通衢大道,坚决打赢这场新时代“济南战役”。

      

       眼下,正值济南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但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黄河大道(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却是一片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景象。济南城建集团各参建项目部建设者们冒着酷暑、挥洒汗水,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紧紧咬定目标,时刻对标对表,精益求精、快干实干,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全面加快施工进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决扛起建设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重大使命,全力以赴打赢新时代“济南战役”。

审时度势 上下一心谋新篇

       作为黄河北岸复合交通走廊,黄河大道是起步区内重要的贯通性快速通道、衔接市域范围内多条跨黄通道,是济南市“北起”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加强南北联系的重要走廊。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济南“三环两廊十二射”高快路网体系,成为起步区的景观轴、交通轴、经济轴和功能轴。

       集团承建的黄河大道(一期)工程,北起英才学院南路,南至解营路,全长约2.3公里,施工内容包括会展中心地道及配套建筑、地面道路、慢行通道、排水、再生水、综合管线、人行天桥、照明、交通等。工程体量大、施工内容复杂、交叉作业多,堪称全线最复杂的标段。面对挑战,城建人发扬敢闯敢试敢干的“城建铁军”精神,直面困难,敢于担当,勇于超越,迎难而上,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亮剑黄河北,建功起步区。

       目标明、方向清,则斗志坚、步履实。春节期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牟晓岩,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相华,副总经理吕守明、史红军等领导召开工程调度会,确定了“党员做先锋,毫不放松抓安全,保质保量促进度,毫不动摇确保10月底临时通车"的总目标。为确保工程建设高效快速推进,集团成立以牟晓岩董事长为总指挥的黄河大道(一期)工程指挥部,形成“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指挥部全体成员靠前指挥、统筹调度,组织开展安全、质量、进度、技术、材料设备管理劳动竞赛,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全面调度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进度,倒排时限,压茬推进,倒逼工程建设“加速跑”。

       在集团指挥部领导下,各参建分公司及项目部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加大人力、机械投入,强化前期策划,制定了详细的节点控制目标和进度计划。在工程建设一线,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创先争优、提质增效,确保每段工序连续、均衡和有节奏流水作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全力以赴确保节点目标顺利实现。

匠心独运 攻坚克难呈亮点

       黄河大道(一期)工程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因为关乎起步区开局起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拿出战役攻坚的决心和勇气,闯关夺隘,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突破。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集团指挥部统一调度、反复优化深基坑、塔吊、支架模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施工专项方案,结合分公司优势下发编制任务,各分公司集中主要技术力量,群策群力,科学策划,逐一攻克施工难点重点。同时,集团指挥部邀请专家对方案进行咨询、论证,保证施工方案可行性和科学性。各参建项目部全体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克服了施工组织、交通导改、基坑开挖等六大难题,实现了项目快速有序推进,得到了业主的肯定。

       工程规模大,工期短,施工组织难度大。地道基坑土方共计开挖约160万立方米,相当于开挖两个大明湖的方量,需要在两个月内开挖支护完成并外运至土场。施工期间环保压力大,严格限制土方作业时间,并对扬尘要求较高。钢筋制安8.6万吨,浇筑混凝土43.9万立方米。经过反复优化施工方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5个施工工区,同步平行施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挂图作战,节点考核,力争8月中旬完成地道主体全部施工任务。

       交通出行需求高,交通组织难度大。本工程位于原G220线,是济南市燃油、燃气等高危物品出入的重要通道,过路重型车辆多。周边有绿地会展中心等开发片区及住宅小区,建筑材料运输及出行需求大,大流量的交通出行需求与工程施工运输需求相互交叉,给交通组织带来极大难度。集团研究制定三级交通组织方案:第一级利用周边国省道、高速公路进行交通分流;第二级利用周边县乡道交通导改;第三级沿工地两侧修筑便道,保障周边住宅小区、建筑工地及工程自身交通需求。同时采取媒体发布公告、设置交通组织标志、组织交通协勤人员等措施,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下水位高、基坑深,安全防护难度大。该工程基坑宽度、深度大,地下水位高,沿线建筑物距离近,情况复杂;地质主要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31米,基坑平均挖深13.5米,最深挖深18米,基坑支护方案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集团指挥部成员,深入调研现场,与设计人员紧密研讨协商,多方案比较优化,最终确定确保安全和工期的支护方案,即采取桩锚结合的支护形式,外部止水帷幕隔水、内部降水井疏干井排水的降水方式。面对基坑深、地下水位高、工序交叉、组织协调难度大、关键节点任务重等多重考验,各个参建分公司高度重视,充分做好前期策划,召开专项讨论会,加强与土方队伍沟通,合理安排开挖顺序及部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严把安全关、技术关。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先施工降水井再开挖土方”原则进行,认真落实《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细化施工管理细则,分责任段,明确专人指挥,确保运输车辆有序快速通行,同时,加强对两个土场的调度,保证土方外运不间断,确保了土方开挖工作安全有序、快速稳步推进。

       基坑距离建筑物近,安全风险高。地道基坑平均深度13.5米,距高层建筑物最近只有6.9米,基坑支护空间受限,正常段的单排支护桩+止水帷幕+锚索的支护工艺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集团指挥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结合周边地质环境,建立支护模型,经过科学验算论证,优化支护方案,变更为双排支护桩+桩间止水帷幕+锚索的形式,提升边坡支护稳定性,确保了高层建筑附近深基坑支护安全。

       单次浇筑混凝土方量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地道为大体积混凝土,顶底板最厚位置1.6米,侧墙最厚为1.4米,单次最大浇筑方量8900立方米。从混凝土厂家选择、配合比、运输线路、入模温度控制、浇筑顺序、浇筑后养护措施等多方面考虑,多次分析策划并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施工效果良好。浇筑前对于交通导行方案进行模拟,加宽便民通道,确保社会车辆、施工车辆行车畅通。浇筑施工时,确定1家主供应站和1家备用站,几十辆泵车为两班不间断运输,同时安排专人对搅拌温度、混凝土质量进行把控,确保浇筑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塔吊基础距离基坑距离小。沿线塔吊群塔作业,塔吊基础放置在基坑放坡位置,距支护桩净距仅0.5米。对塔吊基础与基坑受力情况进行反复验算并组织专家论证后实施,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

       困难挑战当前,激流勇进方显劲旅本色。面对客观不利施工条件,集团严密组织,拓宽工作思路,想尽一切办法,推动工程建设齐头并进、多点开花。截至7月底,黄河大道(一期)主线共计54节底板,已浇筑完成53节;主线共计54节侧墙及顶板,已浇筑完成46节。一工区共14节,底板完成13节,侧墙及顶板完成10节;二工区共计8节,底板完成8节,侧墙及顶板完成8节;三工区共计10节,底板完成10节,侧墙及顶板完成6节;四工区共计7节,底板完成7节,侧墙及顶板完成7节;五工区共计15节,底板完成15节,侧墙及顶板完成15节。五大工区精心组织策划,科学安排施工,一步一个脚印踏出如今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蹄疾步稳 砥砺奋进创精品

        6月30日,“建功十四五·建设强省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黄河体育会展及科技智造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劳动竞赛启动暨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在集团黄河大道(一期)工程现场举行。集团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建设起步区”总体要求,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拼搏实干,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先锋模范作用,以百倍热情积极投身工程建设,迅速掀起全线竞赛的热潮。

       黄河大道的建设者们坚持把每一道施工工序当作“艺术品”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体现在每一步、每一点,各项工序均做到提前策划、样板引路、首件总结。实行关键工序专人负责制度;明确各工区降水井专人负责,每天测量数据并及时上传群平台;实行锚索施工专人负责制,及时记录施工过程数据及张拉数据。针对危大分项工程按程序进行专家论证并严格落实,定期邀请专家对危大工程方案进行验收。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加强各道工序的试验检测,配合多家监理把控好施工质量。

       为加强养护质量,黄河大道项目创新采用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施工,内有吸水保水高分子材料层,形成丰富的水晶晶体,成为一个固态的微型水库,不断吸收、存储混凝土在水化热过程中产生的蒸发水,同时可以将水返送至混凝土表面,促使养护期内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浇筑完成后,项目部及时做好首件总结,充分吸取首段浇筑的宝贵经验,优化施工方案,细化工艺流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精准施策 守牢安全警戒线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集团各参建项目部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断织密织牢安全生产的防护网、责任网,强化管理,创新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加强防汛管理工作。今年汛期,济南市降雨量比常年同期要偏多1-2成,而且济南市降雨的特点是降雨集中、局地性降雨频发,尤其是7月份的几场强对流天气以及台风“烟花”,给防汛工作带来较大压力。黄河大道(一期)工程地下水埋深5米,平均水位标高18.5米,为确保安全度汛,集团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深入研究基坑形状、面积、开挖深度和拟采用的支护结构形式,采用疏干深井降水,基坑内设置四排降水井,基坑外东西各设置一排回灌井。降水期间,根据周边变形和水位观测情况,决定开启降水井和回灌井的数量。考虑到施工中降水的连续性,创新管理方法,配电箱上设置警示灯,直观反应降水井运行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针对雨季施工特点,提前做好防汛应急预案,细化落实防范措施,确保汛期在建项目质量,努力把实事办好办实。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技术交底,严格安全措施落实,规范施工现场封闭区域设置,完善交通引导标志、标识,加强重要路口路段交通管制,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加强塔吊机械监管。面对众多塔吊,实行每个塔吊基础布设2个沉降监测点,2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塔吊塔身便于测量的部位,使用红油漆标出垂直度测量监测点,塔身全高布置3处或以上监测点,使用经纬仪进行监测。

       利用广联达平台对建设项目现场劳务工人实现高效管理。主要从实名制、考勤、安全教育、视频监控等方面进行管理,提高了项目现场劳务用工管理能力、辅助提升政府对劳务用工的监管效率,保障劳务工人与企业利益。

国企担当 树立文明标杆

     “建设一项工程,创造一个精品,留下一处口碑”,黄河大道(一期)工程各参建项目部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整治雾霾天气的号召,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贯彻落实绿色施工理念,做到“不污染”,不断提升集团企业形象。

       施工现场裸露渣土全部覆盖,施工便道全部硬化处理。开挖基坑临边均使用钢架管与隔离护栏搭配组合进行防护,做到牢固、严密,并悬挂警示标语标牌,夜间警示灯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全备。土方开挖采用湿法作业,施工现场采用雾炮车、洒水车及现场喷淋设施相结合的降尘措施。在渣土车出入口设置洗车台,确保每辆运输车出场车轮、车身不带泥、不带土。专门配备保洁员负责车辆、进出道路的冲洗、清扫和保洁工作;渣土运输车辆采取严格的密封密闭措施,装料不超过车厢的高度,切实做到无外露、无遗撒、无扬尘。集团全体建设者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确保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

       黄河大道(一期)工程作为山东省和济南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也是集团2021年头号重点工程,得到了省、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工程开工以来,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平,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海成等领导多次现场察看工程建设情况。

 

         6月2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军到黄河大道(一期)施工现场调研。

       7月22日,省市一体化专班成员、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黄贵利一行来到工程现场调研,济南先行区管委会主任李国祥、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峰等参加活动。各级领导到工程项目现场调研指导,有力地促进了黄河大道的建设。

风劲正是扬帆时 策马扬鞭再奋蹄

        黄河大道(一期)工程的建设者们,誓以顽强拼搏的斗志、科学严谨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勇气、攻坚克难的信心,发扬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科学组织,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实现10月底临时通车目标,在起步区续写“城建铁军”的辉煌,助力打赢新时代“济南战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客服
  400-888-8888